| 首页 | 解读指南 | 政策资讯 | 公司介绍 | 服务项目 | 搜索 |

一朝“生意兴隆”,转眼身陷囹圄——“闪断”的虚开发财梦
云南百滇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2018-12-22

| 重磅:点击链接下载 《企业重组和资本交易税收实务研究总结 万伟华◎编著 解读政策背后的“税收逻辑”》 |

 

| 重磅:点击链接下载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024年度)与填报说明对照汇编 万伟华◎编辑 解读申报表背后的“税收逻辑”》 |

 

中国税务报
 
  几个年轻人从浙江跑到江西,短期内注册成立了146家空壳公司,向10余个省市的500余家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10亿元,结果被抓捕归案。
 
 
办案组缴获大量虚开团伙的作案证据。 王美华 摄
  
01
数据筛查:鹰潭出现一批异常新企业
 
  最近,几个青年人在寒风中被戴上了冰凉的手铐。因为虚开发票,这些人不仅发财梦碎了,前程也断了。
  
  2018年5月,江西省鹰潭市,税务人员进行日常收入分析和风险筛查。突然,一串数字引起税务人员的注意:自2018年初以来,全市新办商贸企业激增,高达700余户,同时商贸行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金额大幅增长,而且这些企业均集中在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余江区。
  
  这些新办企业会不会有问题?带着疑问,鹰潭市税务局稽查部门迅速组织检查人员进行分析和研判。检查人员运用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进行稽核比对,深挖细究,结果发现三个突出疑点:
  
  一是企业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存疑。有60余户新开业公司注册时间接近,生产经营地址均填选为乡镇、城郊、行政村,且法定代表人多是外省偏僻县乡的户籍、年龄在60岁以上。
  
  二是企业的购销业务迥异。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显示,这60余户商贸企业对外开具发票的内容涉及钢材、水泥、电子元件、五金交电、日用百货和非金属矿石等产品,不仅类别杂、品种多、跨行业,而且大量发票明细中的进项品目与销项品目不匹配。更有甚者干脆没有进项发票,比如余江某工贸有限公司,开票信息显示其销售了700万元的煤炭、模板、波纹管等材料,却没有相应的进项发票。
  
  三是企业发票开具异常,税负畸低。被纳入研判名单中的部分企业,半年来销售收入呈井喷式增长,短期内集中顶额开具发票,初次领取发票后就申请增量,但申报缴税金额却畸低,进项发票未发现有人工费、水电费支出,经营情况反常。
  
  就在税务部门围绕这些疑点展开研讨时,7月19日,鹰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一个举报电话。举报人称,余江区某建材公司自称“何总”的老板,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000多万元。鹰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即将这一信息传递给鹰潭市税务部门。
  
  很快,鹰潭市税警双方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举报线索和有关疑点数据深入讨论,初步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伙虚开发票作案。
  
02
多头并进:团伙虚开轨迹逐渐清晰
  
 
办案人员研讨案件突破方向。 王美华 摄
 
  考虑到案情重大,鹰潭市税警双方成立了“7·27”联合专案组。
  
  按照检查预案,税务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赴余江区进行实地核查。
  
  在核查现场,检查人员发现余江区某建材公司的门牌号码等注册信息都是编造的,实际根本不存在。拨打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联系电话,要么是关机,要么是空号。找到公司的财务人员,对方称自己是本地中介代理机构人员,代理该公司会计业务,只知道公司老总叫“何总”,通常都是电话联系。除此之外,该财务人员再也提供不出其他有效信息。
  
  调查到此,线索似乎断了。接下来怎么办?税警联合专案组经过商讨决定,由公安部门借助技侦手段和相关系统数据,尽快确定余江区某建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掌握团伙运动轨迹;由税务部门展开对企业资金流向的调查,寻找突破口。
  
  随后,联合检查组调取余江区某建材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资料,讯问会计和从事代办公司业务的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经现场侦查、讯问和辨认,得到了涉案公司的关键违法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检查组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何总”等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通过中间人大量购买居民身份证,经代办公司将购买的居民身份证用于办理工商注册和涉税事宜,陆续在余江区注册了某建材有限公司等65家空壳企业,通过收取“开票费”的形式,经中间人介绍,对外虚开发票。
  
  而“何总”到底何许人也?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公安经侦支队果断锁定了举报人提供的“何总”信息。经过技术追踪,经侦人员勾画出了这个“何总”的行动轨迹,并确定了其身份信息。
  
  与此同时,在银行部门的协助下,联合专案组人员提取了余江区某建材公司等涉案企业的银行账户信息,将一笔笔账户交易信息作缜密比对。渐渐地,以何某某为首的团伙虚开发票资金回流“套路”清晰显现。
  
03
循迹追踪:用证据锁定团伙虚开事实
 
  根据所掌握的资金流情况,联合专案组扩大了协查外调的范围。
  
  他们先就近选定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上饶市的18家下游受票企业,实地核查情况。通过调阅企业的账簿凭证、询问财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调查企业的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情况,办案人员确认,这18家企业共计从何某某注册成立的余江某贸易有限公司、余江某建材有限公司等31家空壳公司,接受了488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4971万元、税额787万元,这些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资金回流链。
  
  随着外调范围的扩大和受调查企业的增加,专案组兵分几路,先后奔赴福建等地实地核查,掌握了福建地区5家涉案企业支付开票费,通过中间人向何某某团伙购买发票的确凿证据。
  
  证据链显示,何某某团伙虚开发票的套路环环相扣:该团伙向下游收取3%的开票费,下层中介拉开票业务收取8.8%的开票费,第二层中间人收取9.3%,第三层中间人则直接向买票方收取10.5%~11%的开票费,各个层级间互相通气和介绍业务。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团伙可谓“生意兴隆”。
  
  此时,受到打虚打骗专项行动的震慑,何某某手下的团伙成员尤某主动投案自首,告发何某某、金某某和尹某某等人在鹰潭市余江区前后注册成立了65家公司,利用这65家空壳公司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04
连环出击: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2018年9月6日,专案组接到情报,何某某已经回到鹰潭市。公安人员经过摸排、蹲守,于9月7日凌晨一举将何某某抓获,现场缴获了其用于作案的工具,包括34部手机、3台电脑、24本账本、29枚印章、23张银行卡和大量税控盘、U盾、电子密码器、空白购销合同、销货清单、收据等。
  
  在11月2日启动的联合抓捕行动中,警方于浙江省台州市椒州区抓获犯罪嫌疑人尹某某。在查获的手机和电脑中,办案人员发现了该虚开团伙联系开票业务的大量记录。
  
  经查,何某某、金某某、尹某某等6人均为浙江省台州市人,是亲戚关系,其中3人是70后,3人是90后。他们于2017年底结伴离家,短期内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山西等地注册146家空壳公司,专门从事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业务”,陆续向10余个省市的500余家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10亿元,涉案上下游企业多达700百余家,分布地区涉及13个省份、数十个地级市。
  
  目前,何某某、尹某某等人因涉嫌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已被鹰潭市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尤某因举报有功近日已办理取保候审。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等待该团伙的,将是面临法律的严惩。
 
罗咏琳 王洁 本报记者 周宁
来源:中国税务报
欲了解我们的服务或更多的税收政策信息,敬请联系我们(13700683513 万伟华,或添加微信)。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意见。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税务或其他建议,我们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本网站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学术交流之目的,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13700683513、79151893@qq.com 请附上文章链接),我们会尽快删除。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13700683513
公司名称:云南百滇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滇池柏悦3幢19楼1920室
滇ICP备17006540号-1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370号


咨询电话:13700683513
公司名称:云南百滇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滇池柏悦3幢19楼1920室
滇ICP备17006540号-1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3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