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点击链接下载 《企业重组和资本交易税收实务研究总结 万伟华◎编著 解读政策背后的“税收逻辑”》 |
| 重磅:点击链接下载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024年度)与填报说明对照汇编 万伟华◎编辑 解读申报表背后的“税收逻辑”》 |
中国政府网
丨来源:国家发改委微信、中国民航局网站
近日,民航局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公示了新增的946名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的严重失信人。在此次公示名单中,有17人因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不听劝阻被纳入其中。
在发布会上,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顾晓红指出,此次公示的946名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的严重失信人共包含以下七类情况:
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和管制物品的,以及在随身携带或托运行李中故意藏匿国家规定以外属于民航禁止、限制运输物品的665人。
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的220人。
妨碍或煽动他人妨碍机组、安检、值机等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实施或威胁实施人身攻击的31人。
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不听劝阻的17人。
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的5人。
强占座位、行李架,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损坏、盗窃、擅自开启航空器或航空设施设备等扰乱客舱秩序的5人。
强行登占、拦截航空器,强行闯入或冲击航空器驾驶舱、跑道和机坪的3人。
据介绍,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其依据为国家发改委、民航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于今年3月2日发布,自5月1日起施行。
根据该意见,旅客在机场或航空器内编造、故意传播涉及民航空防安全虚假恐怖信息;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和管制物品等九种行为,并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将被采取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措施,限制期限为一年。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或其他专业意见。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税务或其他建议,我们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本网站原创的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学术交流之目的,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13700683513、79151893@qq.com 请附上文章链接),我们会尽快删除。